数学中有一系列集合符号,包括N、N+、Z、Q、R、C等。这些符号各自代表什么?接下来,我们将一同探讨这些符号的名称和含义,以供大家参考。
数学中的常见集合符号1. N:代表非负整数集合或自然数集合,即{0,1,2,3,…}。
2. N*或N+:表示正整数集合,即{1,2,3,…}。
3. Z:象征整数集合,涵盖{…,-1,0,1,…}。
4. Q:代表有理数集合。
5. Q+:表示正有理数集合。
6. Q-:代表负有理数集合。
7. R:表示实数集合,包含有理数和无理数。
8. R+:代表正实数集合。
9. R-:表示负实数集合。
10. C:代表复数集合。
11. ∅:表示空集,即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。
集合的基本运算规则(1)交换律:A∩B等于B∩A;A∪B等于B∪A。
(2)结合律:(A∩B)∩C等于A∩(B∩C);(A∪B)∪C等于A∪(B∪C)。
(3)分配律:A∩(B∪C)等于(A∩B)∪(A∩C);A∪(B∩C)等于(A∪B)∩(A∪C)。
集合的表示方式(1)列举法:将集合中的所有元素一一列出,并用花括号括起来表示集合。
(2)描述法:通过描述集合中元素所共有的特征来表示集合。
(3)文氏(Venn)图法:绘制一条封闭的曲线,用其内部区域来表示一个集合。
集合的分类并集:由属于A或属于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,称为A与B的并集,记作A∪B(或B∪A),读作“A并B”(或“B并A”),即A∪B={x|x∈A,或x∈B}。
交集:由同时属于A和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,称为A与B的交集,记作A∩B(或B∩A),读作“A交B”(或“B交A”),即A∩B={x|x∈A,且x∈B}。
无限集: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被称为无限集。
有限集:若存在一个正整数n,使得集合A与集合Nn={1,2,3,……,n}之间可以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,则A被称为有限集合。
差集:由属于A但不属于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,称为A与B的差集。
补集:全集U中不属于集合A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,称为集合A的补集,记作CuA,即CuA={x|x∈U,且x不属于A}。